从沉浸式艺术体验到虚拟制作:技术如何影响创意的形成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完全沉浸在某个体验中的情景。那可能是一次观影经历、一场密室逃脱游戏,或是类似于澳门永利皇宫 Illuminarium 幻影空间这样的沉浸式体验。
你可能会对那些让你身临其境的故事印象深刻,比如电影里那些逗得你开怀大笑或让你感动落泪的情节,密室逃脱游戏中随着剧情逐步揭晓的谜题,还有带你前往世界另一端的沉浸式体验。而你可能会忽略这些体验背后所运用的技术。是幕后的魔法,让故事得以闪耀。
我们与科视Christie 公共和现场活动经理 Chris Barnett 进行了对话,探讨了技术与创意过程之间的关系。
专业视音频技术为叙事赋能
Chris 与创意总监紧密协作,通过他所描述的“辩证式协作流程”来明确项目目标,并携手探寻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首先要明确几个核心问题: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有哪些不同的工具可以用来与观众建立联系并进行沟通?”Chris 说道。
Chris 鼓励创意总监及其团队全面考虑观众在整个项目中的体验过程。观众是如何来到你的体验场所的?你希望他们在离开时带走什么?
“当观众到达时,你是提前为他们营造了心理预期,还是让他们毫无准备地直接步入体验之中呢?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Chris 笑道。“你会陷入自我怀疑,不停地问自己‘我到底该怎么做?’”
拆解关键要素
Chris 秉持务实态度,为打造体验或装置时的关键步骤提供了清晰指引:
- 你有多少空间可供利用?
- 预算大概是多少?
- 这是一场个人独享的,还是多人共享的体验?
- 你的时间规划是怎样的?
在利用技术打造体验时,Chris 指出:“将这四个关键因素与你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故事相匹配,最终触动观众的心弦,这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应在项目构思的早期阶段就将技术纳入考量——在项目愿景尚未完全成型之前。”Chris 强调。“如果在精心构思项目愿景之后才发现技术可能超出预算,那会让人感到沮丧。”
拥抱新技术
Chris 建议,在运用技术讲述故事时,应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这样,我们或许能以更优的途径、创新的方法,达成更显著的效果。”
他表示:“不断学习新事物是很重要的。”这不是一个单向过程。也许有些功能或技术是我们需要纳入开发计划。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很难有人能够跟上所有的变化。“我能给出的最好建议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新项目中的各种可能性。”
以全新方式运用现有技术
“我们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它将真正颠覆人们对可能性的认知。”Chris 说。
Chris 所指的正是虚拟投影技术,这是一种虚拟制作解决方案,结合了 RGB 纯激光投影机和显示控制软件,旨在提升制作质量、降低预算,并为创作者探索新的叙事可能。与传统的 LED 虚拟制作舞台相比,其成本大幅降低,这使得该技术能够在现场活动、直播、视频制作和沉浸式艺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Revolutionize production with the power of Virtual Projection – demo 1

“它巧妙利用了不起眼的光线。”Chris 说。“从根本上说,我们将曾经被忽视但可以且应该用于叙事的光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虚拟投影技术为创作者和电影制作人提供了实时创意的自由,由于成本问题,这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在该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随意对动态场景进行调整,且无需担心昂贵的后期制作成本。“我们让制片人能够以 ICVFX(镜头内视觉特效)的思维来开展项目,且无需承担现场更改带来的风险。”这种灵活性不仅增强了拍摄现场的即时叙事能力,还能确保项目根据不同观看平台(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视)进行优化,同时保留创作者的创意初衷。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我认为在体验领域,内容与创意将迎来巨大的爆发。”